
填补空白!珠江口西岸首家! 盟配资
珠海高新区携手
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
共同按下低空经济发展“加速键”。
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,积极响应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,加快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要求,落实市委、市政府“天空之城”战略部署,10月29日,珠海高新区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(中国赛宝实验室)成功举行共建“低空经济示范区”合作协议签约仪式,打造珠江口西岸首家具备无人机全部17项国家标准检测能力的专业测试基地,标志着珠海高新区高水平推进珠西科学城核心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,填补了珠江口西岸低空经济产业链在标准检测认证环节的空白。
珠海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、主任潘江,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党委委员、副所长王勇,珠海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王国剑,珠海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赵适剑,区党工委副书记、管委会主任高磊出席签约仪式。
在潘江、王勇、王国剑、赵适剑、高磊等共同见证下,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与珠海高新区正式签订《珠海低空经济示范区技术服务合作协议》。
根据协议,双方将在珠海高新区港湾5号B组团合作打造珠海低空飞行器静态测试基地。该项目占地面积10786平方米,规划建设1.2万平方米的专业测试集群和1.8万平方米的无人机研发生产基地,将重点建设动力系统测试、抗风与安全性测试、环境适应性测试三大平台,配备电磁兼容实验室、风洞实验室等核心设施。

基地建成后将形成“研发—检测—认证—应用”的“低空经济”全链条产业闭环,以 “国家级资质+全项检测能力+完整产业生态”的组合,与已投入运营的珠海低空飞行器动态测试基地形成“动静结合”的一体化检测体系,构建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检测认证服务体系,从而全面满足无人机全部17项国家标准的检测能力要求,将有效填补珠江口西岸低空经济产业链在标准检测认证环节的空白,为珠海打造低空经济创新高地注入强劲动力,也为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全新的“高新模式”与“赛宝方案”。
同时,该基地还将通过参与国家标准制定、出具权威检测报告,深度整合区域内产学研资源,依托国家级平台优势,实现技术、人才、资本在更大范围内的聚集,降低企业创新成本,推动低空飞行器整机及核心零部件制造、飞行服务等主体高效协同,实现多方共赢。
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,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珠海高新区紧扣市委、市政府打造“天空之城”的工作部署,将低空经济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赛道探索发展,将建设“低空经济示范区”作为珠西科学城“三大改革工程”之一加速推进。
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(中国赛宝实验室)(以下简称“电子五所”)始建于1955年,是中国最早从事可靠性研究的权威机构,也是国内首个“国家无人机系统质量检验检测中心”、获批承建“广东省低空飞行器中试平台”。此次携手,将为珠海高新区加快建设“低空经济示范区”提供有力技术支撑。

今年以来,珠海高新区立足全市发展大局,系统谋划低空经济发展路径,出台《珠海高新区推进“低空经济示范区”建设工作方案》,通过率先成立低空经济产业联盟、建成低空服务运营指挥中心、依托港湾5号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园等系列创新举措,全力构建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圈。
截至目前,珠海高新区低空经济产业已初步形成集聚效应,汇聚上下游企业68家。2025年1—9月,全区低空经济产业规模达64.27亿元,同比增长46.97%,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。
接下来,
珠海高新区将紧紧抓住
珠西科学城核心区建设战略机遇,
充分用好珠西科学城“五大创新中心”的
资源优势,
聚焦基础设施、产业链、应用场景、
创新能力、产业规模等
多方面持续发力,
加速打造成为具有全国竞争力
和区域影响力的
低空经济发展典范区域,
为珠海市乃至广东省低空经济发展
贡献更多高新智慧和高新力量。
编辑:黄子洋
责任编辑:杨文俊
来源:高新区党群工作部、高新区科技产业局 盟配资
公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